1 | 问诊中了解“起居规律”是判断________的重要依据。 | 脏腑功能 | 诊断学 |
2 | “夜不能寐,心烦易怒”,是________。 | 心火扰神 | 诊断学 |
3 | “面色无华,指甲淡白”,提示________。 | 血虚 | 诊断学 |
4 | 舌苔薄黄微腻提示_入里 | 表邪 | 诊断学 |
5 | 舌质红绛,苔黄厚腻,主________证。 | 湿热内蕴 | 诊断学 |
6 | 舌苔薄白干涩提示_未解 | 表邪 | 诊断学 |
7 | “脉弦细,情绪不宁”,多为________。 | 肝血不足 | 诊断学 |
8 | “小儿夜啼不安,食欲差”,属于________。 | 积滞 | 诊断学 |
9 | 舌苔灰黑而燥多属_ | 热极 | 诊断学 |
10 | 鼻塞声重、苔白腻,脉濡为________证。 | 寒湿困鼻 | 诊断学 |
11 | 望其面色青灰,提示可能存在________。 | 寒凝血瘀 | 诊断学 |
12 | “脉沉紧,肢冷腹痛”,为________。 | 寒邪内盛 | 诊断学 |
13 | 脉象“浮而大”常见于________证。 | 风热表 | 诊断学 |
14 | 舌红,苔少,脉细数,是________表现。 | 阴虚火旺 | 诊断学 |
15 | “大便溏泄不爽,完谷不化”,提示________。 | 脾虚泄泻 | 诊断学 |
16 | 舌苔突然全部剥落提示_将绝 | 胃气 | 诊断学 |
17 | 脉象细弱无力多见于_ | 血虚 | 诊断学 |
18 | 舌质青紫,为________表现。 | 血瘀 | 诊断学 |
19 | 若见“耳聋、腰膝酸软”,往往是________。 | 肾虚证 | 诊断学 |
20 | 脉象弦数多见于_ | 肝火上炎 | 诊断学 |
21 | “望其神”,主要观察患者的________状态。 | 精神气质 | 诊断学 |
22 | 望舌时观察舌下脉络可了解________状况。 | 气血运行 | 诊断学 |
23 | 舌苔白腻而滑多属_ | 寒湿痰饮 | 诊断学 |
24 | 病人发热、恶寒交替发作,多为________。 | 少阳病 | 诊断学 |
25 | 脉浮滑,伴发热恶风,为________。 | 风热感冒 | 诊断学 |
26 | 问及出汗时间和量可判断________状态。 | 营卫功能 | 诊断学 |
27 | 舌质红,苔黄干,多属________证。 | 热伤津液 | 诊断学 |
28 | “口干不欲饮,舌红少苔”,属于________。 | 阴伤 | 诊断学 |
29 | 舌苔黄燥带芒刺属_ | 实热证 | 诊断学 |
30 | 脉象沉涩多见于_ | 血瘀里证 | 诊断学 |
31 | 面红耳赤,急躁易怒,属________。 | 肝火上炎 | 诊断学 |
32 | 脉象浮数多见于_ | 表热证 | 诊断学 |
33 | 脉象虚数,舌红少苔,是________的常见表现。 | 阴虚 | 诊断学 |
34 | 舌苔白厚腻伴随脘痞属_ | 痰湿中阻 | 诊断学 |
35 | 舌苔黄腻而厚多属_ | 湿热蕴结 | 诊断学 |
36 | 脉象浮迟无力多见于_ | 表寒虚证 | 诊断学 |
37 | 舌质红,少苔或无苔,多属________证。 | 阴虚火旺 | 诊断学 |
38 | 舌质红干,苔剥,脉细数,为________。 | 胃阴不足 | 诊断学 |
39 | 问诊中询问睡眠情况,失眠多梦多属_ | 心火 | 诊断学 |
40 | 舌苔突然由厚转无提示_衰败 | 胃气 | 诊断学 |
41 | 舌苔花剥状常见于_ | 胃阴不足 | 诊断学 |
42 | 手足心热、盗汗常为________证。 | 阴虚 | 诊断学 |
43 | 脉象代脉多见于_ | 脏气衰微 | 诊断学 |
44 | “呃逆频频,脘腹饱胀”,是________。 | 胃气上逆 | 诊断学 |
45 | “口渴欲冷饮,大便秘结”,为________。 | 热盛伤津 | 诊断学 |
46 | 舌质淡嫩多属_ | 阳虚 | 诊断学 |
47 | 观察病人是否消瘦或肥胖用于进行_ | 望形态 | 诊断学 |
48 | 脉象细涩多见于_ | 血虚血瘀 | 诊断学 |
49 | 问寒热中,但热不寒多属_ | 里证 | 诊断学 |
50 | “头痛如裂,鼻塞黄涕”,为________。 | 风热犯肺 | 诊断学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