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Question A B C D E Answer Category
1 患者男,72岁。久病后精神萎靡,神志不清,面色晦暗无华,目无光彩,呼吸微弱,言语断续低弱,属于 少神 神乱 假神 失神 厥证 D 诊断学
2 患者淡漠寡言,闷闷不乐,精神痴呆,喃喃自语,哭笑无常。多属:() 癫病 痫病 狂病 郁症 以上都不是 A 诊断学
3 患者恶寒发热,头身疼痛,无汗,脉浮紧,与太阳伤寒证相符,此诊断思维方法是 归纳法 类比法 演绎法 反证法 预测法 B 诊断学
4 患者发热,恶风,头痛咳嗽,咽喉肿痛,大便溏泻,小便清长。证属 上热下寒证 上寒下热证 真寒假热证 表热里寒证 实中夹虚 D 诊断学
5 患者发热,卒然昏倒,汗出不止,口渴,气急,甚或昏迷惊厥,舌绛干燥,脉濡数,证属:() 亡阳 亡阴 中暑 心阳暴脱 C 诊断学
6 患者浮肿、尿少反复发作3年,腰以下肿甚,腰酸,畏寒肢 风水相搏证 水湿浸渍证 脾虚水泛证 肾虚水泛证 血瘀水停证 D 诊断学
7 患者面色淡白,神疲乏力,少气懒言,胸胁刺痛,痛处固定不移,舌淡紫有瘀斑,脉细涩无力。其病机为 肝郁气滞 气滞血瘀 气阴两虚 气虚血瘀 气不摄血 D 诊断学
8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气营两燔证的治法是 辛凉解表,清暑化湿 清气凉营,解毒化痰 清气凉营,泻火涤痰 清热化痰,通络散瘀 清热解毒,泻火涤痰 B 儿科学
9 患儿,11个月。出牙延迟,头颅方大,肋骨串珠,行走迟缓。证属 肾阳不足 肝肾阴虚 肾精亏损 脾气虚弱 肺气不足 C 儿科学
10 患儿,7岁。全身浮肿,尿少或尿闭,头晕头痛,恶心呕吐,嗜睡,甚则昏迷,舌质淡胖,苔垢腻,脉弦。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龙胆泻肝汤合羚角钩藤汤 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 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 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 参附龙牡救逆汤合小蓟饮子 D 儿科学
11 患儿,5岁。发热咳嗽3天。发热烦躁,咳嗽喘促,气急鼻扇,咯痰黄稠,喉间痰鸣,咽红肿,面色红赤,口渴欲饮,大便干结,小便短黄,舌质红,苔黄,脉滑数。应首选的方剂是 华盖散 麻杏石甘汤 人参五味子汤 黄连解毒汤合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E 儿科学
12 患儿,5岁。发热咳嗽7天。咳喘持久,低热盗汗,手足心热,干咳少痰,面色潮红,口干便结,舌红少津,苔少,脉细数。其治法是 清热解毒,泻肺开闭 清热涤痰,开肺定喘 辛温宣肺,化痰止咳 养阴清肺,润肺止咳 补肺益气,健脾化痰 D 儿科学
13 炸腮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变证是 亡阴亡阳 水饮凌心 水毒内闭 心阳暴脱 邪陷心肝 E 儿科学
14 按公式计算,6岁小儿正常体重是 15kg 16kg 18kg 20kg 22kg D 儿科学
15 患儿,6岁。时有尿频,小便清长,每晚尿床1次以上,面白少华,神疲乏力,肢冷畏寒,舌淡,苔白滑,脉沉无力。其诊断是 尿频,脾肾气虚 遗尿,肾气不足 遗尿,心肾失交 尿频,脾肾阳虚 遗尿,肺脾气虚 B 儿科学
16 奶麻好发年龄是 1~3个月 3~6个月 6~18个月 18~24个月 3岁以上 C 儿科学
17 患儿,3岁。体重13kg,自人幼儿园2个月来,食欲不振,面色少华,偶尔多食后则脘腹饱胀,恶心,精神尚可,二便调,舌苔薄腻。其治法是 消食导滞,理气行滞 健脾益气,开胃助运 滋脾养胃,佐以助运 疏肝开郁,理气助运 调和脾胃,运脾开胃 E 儿科学
18 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湿热蕴滞证,应首选的方剂是 温胆汤 甘露消毒丹 银翘散 涤痰汤 龙胆泻肝汤 B 儿科学
19 患儿,3岁。壮热口渴,烦躁哭闹,疹色鲜红,部分紫暗,疹点稠密,皮疹融合成片,皮肤猩红,小便短赤,大便秘结,舌红苔黄,脉数有力。其病机是 邪犯肺卫 邪入气营 邪热入血 血热夹瘀 血热妄行 B 儿科学
20 患儿,9岁。紫搬时发时止,低热,盗汗,心烦少寐,小便黄赤,大便干燥,舌光红,苔少,脉细数。其证候是 阴虚火旺 气滞血瘀 风热伤络 血热妄行 气不摄血 A 儿科学
21 下列各项,有关鹅口疮的预防与调护,错误的是 孕妇注意个人卫生,患阴道霉菌病者要及时治愈 注意口腔清洁,婴儿奶具要消毒 注意小儿营养,积极治疗原发病 注意观察口腔黏膜白屑变化,如发现患儿吞咽或呼吸困难,应立即处理 可长期应用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辅助治疗 E 儿科学
22 麻疹疹点先见于的部位是 头面 颈部 胸腹 四肢 耳后发际 E 儿科学
23 患儿,3岁。发热,咳嗽,咳声嘶哑如犬吠状,其诊断是 咽炎 感冒 哮喘 顿咳 急喉风 E 儿科学
24 下列各项,不属小儿的病理特点的是 发病容易 传变迅速 易趋康复 脏腑娇嫩 脏气清灵 D 儿科学
25 患儿,2岁。流涕,喷嚏,咳嗽1天,次日高热,于体温骤升时突然发生惊厥,咽喉红赤,苔薄黄,指纹浮紫于气关。其证候是 风热感冒 邪陷心肝 风热动风 气营两燔 湿热疫毒 C 儿科学
26 小儿指纹色青紫,其证是 瘀热内结 外感风寒 外感风热 内有虚寒 邪热郁滞 A 儿科学
27 患儿,15天。口内舌上白屑成片,烦躁多啼。其诊断是 马牙 口糜 白喉 口疮 鹅口疮 E 儿科学
28 不属于推拿疗法治疗的疾病是 斜颈 腹痛 紫癜 痿证 泄泻 C 儿科学
29 水肿水凌心肺证的治法是 泻肺逐水,清心泻火 泻肺逐水,温阳扶正 泻肺逐水,止咳平喘 平肝泻火,清心利水 止咳平喘,温阳扶正 B 儿科学
30 时疫感冒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荆防败毒散 新加香薷饮 银翘散合黄连解毒汤 银翘散合清瘟败毒散 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 E 儿科学
31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内因是 痰瘀内阻 正气亏虚 外感风温邪毒 湿热邪毒侵袭 饮食内滞 B 儿科学
32 治疗急惊风湿热疫毒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羚角钩藤汤 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 清瘟败毒饮 普济消毒饮 白虎汤合紫雪丹 B 儿科学
33 患儿,6岁。反复外感,面黄少华,形体消瘦,肌肉松软,少气懒言,气短,自汗多汗,食少纳呆,大便不调,舌质淡,苔薄白,脉无力。其治法是 调和营卫,益气固表 温补肾阳,健脾益气 养阴润肺,益气健脾 补肺固表,健脾益气 健脾益气,养阴益胃 D 儿科学
34 奶麻好发季节是 冬春 春夏 夏秋 秋冬 盛夏 A 儿科学
35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肝肾阴虚证症见 面色苍白,唇甲色淡,头晕心悸 面色苍黄,纳呆消瘦,大便不调 面色苍白,头晕目眩,四肢震颤 面色白,精神萎靡,四肢不温 面色苍白,形体消瘦,发黄稀疏 C 儿科学
36 丹痧毒炽气营证的治法是 清气凉营,泻火解毒 清热解毒,软坚消肿 养阴益气,清解余邪 辛凉宣透,清热利咽 辛凉透表,清宣肺卫 A 儿科学
37 小儿出生时正常头围是 33~34cm 36~38cm 42cm 46cm 48cm A 儿科学
38 治疗尿频湿热下注证,应首选的方剂是 八正散 缩泉丸 菟丝子散 龙胆泻肝汤 桑螵蛸散 A 儿科学
39 急惊风的“四证”是指 风、火、积、热 风、痰、热、惊 痰、积、惊、热 惊、热、痰、火 痰、火、积、热 B 儿科学
40 患儿,6岁。突然出现小便频数短赤,尿道灼热疼痛,尿液淋沥混浊,小腹坠胀,腰部酸痛,伴有发热,烦躁口渴,甚有恶心呕吐,舌质红,苔黄腻,脉数有力。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龙胆泻肝汤 八正散 缩泉丸 桑螵蛸散 知柏地黄丸 B 儿科学
41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位主要在肺,常涉及的脏腑是 脾肾 心肝 脾胃 肝肾 心肾 A 儿科学
42 治疗蛔虫病肠虫证,应首选的方剂是 使君子散 化虫丸 追虫丸 乌梅丸 驱虫粉 A 儿科学
43 患儿,5岁。大便秘结,欲便不得,甚或胸胁痞满,腹胀疼痛,嗳气频作,舌质红,苔薄白,脉弦。治宜 消积导滞通便 清热润肠通便 理气导滞通便 益气润肠通便 养血润肠通便 C 儿科学
44 患儿,1岁。突然发热,T37.8C,伴咳嗽,流涕,纳差;1天后口腔硬腭、颊部黏膜出比疱疹,2天后出现米粒大小皮疹,以手、足、臀部为主,部分为疱疹,质地较硬,内有混浊液体,周围绕有红晕。其诊断是 水痘 风痧 奶麻 丹痧 手足口病 E 儿科学
45 麻疹收没期的皮肤特点是 无色素沉着及脱屑 无色素沉着,有大片脱皮 有色素沉着,无脱屑 有色素沉着,少有脱皮 有色素沉着,并有麦麸状细微脱屑 E 儿科学
46 患儿,5岁。咳嗽4天。咳声重浊,痰多壅盛,色白清稀,胸闷纳呆,困倦乏力,舌淡红,苔白腻,脉滑。其证候是 风寒咳嗽 风热咳嗽 风燥咳嗽 痰热咳嗽 痰湿咳嗽 E 儿科学
47 炸腮的肿胀部位是 颌下 颈前 耳后 面颊部 以耳垂为中心 E 儿科学
48 患儿,5岁。麻疹第5天,壮热持续,起伏如潮、烦躁不安、目赤眵多、皮疹布发、疹点逐渐稠密,皮疹凸起,触之碍手,压之退色,大便干结,小便短少,舌质红赤,舌苔黄腻,脉数有力。其证候是 邪犯肺卫 邪毒闭肺 邪入肺胃 邪毒攻喉 阴津耗伤 C 儿科学
49 尿频脾肾气虚证的症状特点是 病程长,小便频数,尿急,尿痛 病程长,小便频数,滴沥不尽,纳差畏寒 病程长,小便频数短赤,五心烦热 起病急,小便频数,滴沥不尽,小腹坠胀 病程长,小便频数,尿液混浊 B 儿科学
50 患儿,3岁。体重11kg,身高93cm,精神好,食欲差。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佝偻病 肥胖症 侏儒症 解颅 营养不良 E 儿科学
51 下列对哮喘的描述错误的是 反复发作 痼疾难愈 发作可由异物过敏引起 可因呼吸道感染而诱发 发作时呼吸困难,呼气延长,伴有哮鸣音 B 儿科学
52 按公式计算,10个月婴儿正常体重是 8kg 8.5kg 9kg 9.5kg 9.8kg C 儿科学
53 过敏性紫癜皮疹的常见部位是 头面部 四肢 躯干 四肢及头面部 下肢伸侧及臀部 E 儿科学
54 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湿热壅滞证,应首选的方剂是 消风散 止痉散 白虎汤 甘露消毒丹 清瘟败毒饮 D 儿科学
55 水痘的基本治疗原则是 清热宣肺利湿 健脾益气利湿 宣肺化痰利湿 益气温阳利湿 清热解毒利湿 E 儿科学
56 小儿咳嗽外感风寒证的主要症状是 干咳无痰,咽痒声嘶 咳嗽不爽,痰黄黏稠 咳声重浊,痰白清稀 咳声重浊,痰多壅盛,色白而稀 咳嗽频作,声重咽痒,咳痰清稀 E 儿科学
57 患儿,2岁。发热重,体温38.8℃,有汗或少汗,头痛,鼻塞,流浊涕,喷嚏,咳嗽,咽红肿痛,舌质红,苔薄黄,指纹浮紫。应首选的方剂是 桑菊饮 银翘散 大柴胡汤 荆防败毒散 新加香薷饮 B 儿科学
58 痄腮邪犯少阳证的治法是 疏风清热,散结消肿 清热解毒,软坚散结 清热凉血,散瘀消肿 辛凉解表,软坚散结 清肝泻火,活血止痛 A 儿科学
59 丹痧邪侵肺卫证的治法是 清气凉营,泻火解毒 清热解毒,软坚消肿 养阴益气,清解余邪 辛凉宣透,清热利咽 辛凉透表,清宣肺卫 D 儿科学
60 风痧邪犯肺卫证的治法是 辛凉宣肺透表 疏风清热透疹 辛温解表 清热解毒 调和营卫 B 儿科学
61 风痧的主要临床特征是 热退疹出 口腔黏膜斑 口周苍白圈 耳后、枕后淋巴结肿大 丘疹、疱疹、结痂同时存在 D 儿科学
62 小儿咳嗽的主要内因是 肺脾虚弱 肝肾阴虚 肺肾两虚 肝脾不和 心脾两虚 A 儿科学
63 治疗咳嗽风寒咳嗽证,应首选的方剂是 三拗汤 华盖散 麻杏石甘汤 小青龙汤 金沸草散 E 儿科学
64 壮热,肤布疹点,舌绛如草莓者的疾病是 麻疹 风痧 奶麻 丹痧 瘾疹 D 儿科学
65 气虚便秘的治法为 消积导滞通便 清热润肠通便 理气导滞通便 益气润肠通便 养血润肠通便 D 儿科学
66 恒牙正常开始萌出的时间是 6岁 8岁 10岁 12岁 15岁 A 儿科学
67 麻疹的主要临床特征是 热退疹出 口腔黏膜斑 口周苍白圈 耳后、枕后淋巴结肿大 丘疹、疱疹、结痂同时存在 B 儿科学
68 患儿,7岁。气喘,喉间哮鸣,咳嗽痰壅,痰黏色黄难咯,胸闷,呼吸困难,流涕黄稠,烦躁不宁,大便干,咽红、舌质红,苔黄腻,脉滑数。其证候是 寒性哮喘 热性哮喘 外寒内热证 肺实肾虚证 肺脾气虚证 B 儿科学
69 相传我国最早的儿科专著是 《幼幼新书》 《幼科发挥》 《幼幼集成》 《颅囟经》 《小儿药证直诀》 D 儿科学
70 将小儿体质特点概括为“脏腑柔弱,易虚易实,易寒易热”的古代医家是 孙思邈 钱乙 董汲 陈文中 曾世荣 B 儿科学
71 不属于万全“育婴四法”内容的一项是 蓐养 鞠养 胎养 保养 预养 D 儿科学
72 新生儿期是指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至满 24天 28天 30天 42天 60天 B 儿科学
73 6周岁小儿按公式计算,体重应为 15kg 16kg 17kg 18kg 20kg E 儿科学
74 按公式计算,10岁小儿的身高应为 120cm 130cm 140cm 150cm 160cm C 儿科学
75 正常小儿前囟关闭的年龄是生后 6~8个月 8~10个月 10~12个月 12~18个月 18~24个月 D 儿科学
76 乳蛾肺胃阴虚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银翘马勃散 牛蒡甘桔汤 养阴清肺汤 普济消毒饮 荆防败毒散 C 儿科学
77 患儿,5岁。反复外感,面白颧红少华,食少纳呆,口渴,盗汗自汗,手足心热,大便干结,舌质红,苔花剥,脉细数。其治法是 调和营卫,益气固表 温补肾阳,健脾益气 养阴润肺,益气健脾 补肺固表,健脾益气 健脾益气,养阴益胃 C 儿科学
78 愿儿,6岁。因左腮部肿痛3天,抽搐1次就诊。现症见发热,耳下腮部漫肿,神昏,嗜睡,项强,呕吐,舌红,苔黄脉弦数。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仙方活命饮 普济消毒饮 黄连解毒汤 羚角钩藤汤 清瘟败毒饮 E 儿科学
79 治风寒腹痛,炒热后布包熨腹部的中药是 肉桂 干姜 吴茱萸 延胡索 白芥子 C 儿科学
80 治疗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大青龙汤 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 黄连解毒汤合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E 儿科学
81 患儿,1岁。体重7.2kg,面色无华,精神萎靡不振,不思饮食,腹膨如鼓,一身浮肿,双踝肿甚,按之凹陷,舌质淡,苔薄白,指纹淡。其治法是 补益气血,佐以运脾 养血柔肝,活血化瘀 滋阴生津,养血安神 健脾温阳,利水消肿 调脾健运,开胃进食 D 儿科学
82 面呈青色不属于 寒证 痛证 瘀证 水饮证 惊痫 D 儿科学
83 解颅不表现为 头大颌缩 前囟宽大 头缝开解 眼窝凹陷 眼睑下垂 D 儿科学
84 舌体不能伸出唇外,转动伸缩不灵,言语不清,称为 重舌 木舌 连舌 弄舌 舔舌 C 儿科学
85 婴儿大便呈果酱色,伴阵阵哭闹,多为 痢疾 伤食 肠套迭 消化道溃疡 肠痉挛 C 儿科学
86 胎粪不表现为 黏稠糊状 黑色 无臭气 日行2~3次 生后3~4天内排完 B 儿科学
87 呼吸窘迫,面青不咳或呛咳,常是 异物堵塞气道 肺气闭郁 肺蕴痰热 顿咳 急喉风 A 儿科学
88 下列不属于个人史内容项是 胎产史 喂养史 生长发育史 过敏史 预防接种史 D 儿科学
89 小儿肌肤嫩薄,腠理疏松,清阳发越,入睡之时,头额微微汗出而无其他症者,多为 自汗 盗汗 阳热上蒸 营不内守 不属病态 E 儿科学
90 不属于小儿基本脉象的是 浮脉 沉脉 迟脉 数脉 弦脉 E 儿科学
91 不属于儿科内治用药原则的1项是 治疗及时审慎 重视先证而治 注意顾护脾胃 处方峻剂速攻 不可乱投补益 D 儿科学
92 小儿开始出乳牙的年龄是生后 2~3个月 3~6个月 4~10个月 7~11个月 9~12个月 C 儿科学
93 小儿脏腑娇嫩,形气未充,突出表现这一特点的脏腑是 心、肝、脾 肝、脾、肾 肺、脾、肾 肝、脾、肺 心、肝、肺 C 儿科学
94 小儿纯阳之体的含义是 虚阳 有阳无阴 阳亢阴亏 阳常有余 生长发育迅速 E 儿科学
95 肺系疾病成为儿科发病率最高疾病的原因是 肺常不足 肺脾气虚 肺肾阴虚 金实不鸣 木火刑金 A 儿科学
96 小儿易见呕吐、积滞、厌食等病的原因是 脾胃不和 食滞伤中 脾常不足 乳食不节 脾胃虚弱 C 儿科学
97 古代医家认为诊断小儿疾病最重要的是 按诊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B 儿科学
98 胎怯概念的要点是 早产 出生体重低下 出生身材矮小 形体不充实 功能不完善 B 儿科学
99 硬肿症不出现下列哪种表现 皮肤红肿 皮下脂肪硬化 局部皮肤水肿 低体温 多器官功能低下 A 儿科学
100 硬肿症的好发季节是 春、秋季 春、夏季 夏、秋季 秋、冬季 冬、春季 E 儿科学